首页 栏目首页 > 制约 > 正文

从谢绝参观到重新迎客 “网红”楼白象居的治理密码

24层、没有电梯的重庆“网红”居民楼白象居,又一次火上了热搜。

这次不是因为它奇幻的建筑风貌,而是它一度从“居民住宅,谢绝参观”的拒客状态,到如今多方位升级改造,重新接纳游客,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居民自治管理之路。

8月27日,重庆晚报采访组来到白象居,深度探索它的治理密码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白象居档案

地址:渝中区白象街附近

建成年份:1993年

常住居民:约500户

特色:24层、无电梯,由6个单元楼组成,中层处设有空中连廊,将其连成一个整体。其1楼、10楼、15楼皆有出口,可通往不同的街区,巧妙地实现高层变多层。

走红原因:独特的建筑特色,也因为它是《火锅英雄》《少年的你》《隐秘的角落》等影视剧的取景地。

今年暑期,每天到白象居参观拍照的游客就有四五千人。 重庆晚报特约摄影师 喻磊磊 摄

密码1

与居民共商治理思路

清晨8点,迎着凉爽的秋风,晚报记者来到了白象居。对于这幢建筑,记者再熟悉不过——2021年10月,记者曾花一天时间,逛完了该幢楼的每个角落,探访楼内催生的“居民楼经济圈”。

此时的白象居,比2021年记者到访时人气更旺,只见一拨又一拨的游客走进白象居打卡、拍照。以前便商业兴旺的空中连廊,现今业态更为丰富,甜品店、咖啡馆、小卖铺、小吃店、文创店等应有尽有。

“这里太火了,攻略都说这是来重庆的必打卡之地,确实很有特色。”来自湖北武汉的“90后”女孩曾娅一边吃着甜品,一边告诉记者。

然而,“太火了”也带来了问题。居民胡婆婆72岁,在这里住了20多年,她说,今年春节后,白象居迎来了旅游高峰,楼内吵闹无比,垃圾随处可见,令居民们不堪其扰,“我们回家的通道经常挤满了游客,我们根本走不通。”

记者了解到,今年5月,由于有游客挡住了居民送医的通道,矛盾进一步激化——5月24日,有居民代表站了出来,将白象居1号门入口处围了起来,挂上了“居民住宅,谢绝参观”的字牌。

渝中区朝天门街道物业办主任赵亚南告诉记者,居民们的困扰,街道、社区也在不断协调和探讨。他们了解到,居民们并非真的不欢迎游客,游客带火的楼内“经济圈”,已经成为一些居民的经济来源,也有居民为自己居住地成为风景而自豪。

因此,居民们此次“堵门”,并非要站在游客的对立面,而是反对无序嘈杂的状况。

于是,街道、社区、居民代表等多次坐下来商量对策,最终形成了“要管理起来,但不能‘一刀切’”的共同治理思路,这也是开启居民自治之路的第一步。

白象居1栋门外的围栏(红圈处),人多时拉开就可以起到限流的作用。

密码2

成立居民自治服务队

记者注意到,在白象居1栋入口处,有2个橙色的小岗亭,写着“白象居居民自治岗亭”和“白象居居民自治管理服务站”。

“我一直是社区志愿者积极分子,这次也是主动申请加入的。”居民自治服务队的队长潘高建今年53岁,是白象居的居民。他说,2个月前,由白象街社区党委牵头,以白象居居民自愿报名参加的形式,组织了这支队伍。服务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居民和游客,工作内容包括提供咨询登记、安全巡逻、化解矛盾冲突、提醒商户勿占道经营等。

“这位游客你好,千万不要坐在栏杆上拍照哟,这样不安全!”“游客朋友,垃圾不能扔在这里哟,谢谢你”……记者跟随潘高建巡逻时看到,遇上安全隐患、清洁问题等,他会及时上前提醒和劝阻。

潘高建介绍,该服务队目前有10名固定队员,年龄50岁~70岁。每到节假日,白象居的人气高峰期,还有更多的热心居民加入到服务队当中,大家齐心协力维护家园环境。

“现在随时有自治服务队的队员巡逻,大声喧哗的少了,游客乱扔垃圾的现象也少了。”刘位明是白象居的老居民,他在16楼经营小卖店。谈及现在的白象居,他面露欣慰之色。

朝天门街道物业办主任赵亚南表示,居民自治服务队重点在于“服务”二字,居民们参与自治,可发挥居民熟悉当地情况,对家园、邻里之间有着深厚感情等优势,以实际行动更好地赢得居民、商户、游客的信任。

白象居居民自治管理岗亭

密码3

提升优化公共设施

不仅仅是自治队伍的组建,白象居的公共设施也在逐步提升。

跟随潘高建的脚步,记者看到,白象居1栋的主入口处,有一个活动的围栏,一旦游客流量超过负荷,便可拉上围栏分批放行。

在该楼的公共连廊等游客最集中的地方,新增了16个摄像头、2个大喇叭,加强了安全布控和安全宣传渠道。

走在楼内,处处可见社区居委会与自治服务队共同制定的“游览‘七条’文明行为规范”提示牌,包括爱护公共设备、不乱扔垃圾、不大声喧哗等。

在打卡最集中的“拍索道”长廊,铺设了“分流地贴”。记者看到,大多数游客按照地贴的提示站在两边拍照,把中间让给居民过路。

此外,还能看到楼内加装的路灯、文化墙等设施。

朝天门街道物业办主任赵亚南说,这些设施包括居民自治岗亭,均由渝中区统筹经费安设,以此助力白象居的规范管理。

白象居的地贴,游客自觉站在两边拍照。

密码4

公共收益推动长效运转

长效管理也需要经费支持,记者注意到,1栋入口处的其中一个橙色岗亭,内里售卖柠檬茶、奶茶等饮品,亭身上有大字公示:本站所有收益全部用于公益志愿服务工作。潘高建说,这当中的收益,主要用于维持白象居清洁费用的增项。

对于白象居现在的卫生环境,居民和商户也都纷纷表示比之前好了很多,有了垃圾很快就会被清理。

77岁的谢爷爷说,自己最大的体验是午休时的喧哗声明显变小了,楼道也比之前干净。

50岁的李继秀上个月来到白象居开甜品站。她说,自己随时能看到自治队巡逻的身影,垃圾也很快得到清理,这让她很享受如今的工作环境。

朝天门街道物业办主任赵亚南说,目前的公共收益主要作用于维持居民自治服务的长效运转,后续还会考虑公共收益多元化。比如自治服务队与辖区的旅游公司合作,为游客提供一些推荐酒店、优质旅游路线等有偿服务。未来,这些收益可以进一步改善白象居的公共设施,甚至反哺居民,让居民们看到白象居持续向好的变化。

这个服务站所有收益都将用于白象居公益志愿服务

【点评】

白象居居民自治模式值得借鉴

渝中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邓琳:白象居以其富有特色的山地建筑、山水景观资源优势,成为了许多游客喜爱的热门打卡地。通过街道、社区牵头,居民自治的方式加强管理,白象居得到了规范提升,这充分体现了渝中区对游客友好的整体旅游环境和重庆人开放包容、耿直豪爽的性格特点。

在此,也倡导游客文明旅游,在不打扰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,更好地来体验原汁原味的重庆本地生活,这也是渝中区建设主客共享、近悦远来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一个生动实践和范例。

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、重庆市“两江学者”“巴渝学者”、重庆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蒲勇健:白象居是很典型的山城特色建筑,是重庆特殊地形的标志性建筑,也因此成为了“网红”居民楼。但白象居作为一个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民居,其清洁力、设施、设备等等,都难以承受这样的“热情”,矛盾也因此而生。

面对白象居所存在的居民、商户、游客之间的矛盾问题,街道、社区多次组织各个部门积极商量管理对策,最终在充分听取民意、尊重民意的前提下,走出了一条居民自治之路。“居民自治”不仅减少了来自居民的对立情绪,还拥有“家园情”“邻里情”的先天优势,使得矛盾更易化解,显现出独特的治理优势。

白象居的“居民自治”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范本,值得更多类似的“网红”地学习、探索与借鉴。

重庆晚报-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记者 张春莲

实习生 秦欣怡 汪家灿 摄影报道

主编:罗再芳

校审:吕文霁

总值班:严一格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